加强教育资金绩效审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宿州市审计机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开展教育部门预算执行及经济责任审计,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项目流、资金流、政策流”为支撑,将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助力教育强国事业发展。
( 一 ) 以项目流为抓手定点,确定绩效审计重点。以项目为抓手,查看项目性质、资金来源、项目成效等,评价教育资金使用绩效。一是关注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审查是否未经研究盲目立项、是否为提高预算执行率突击立项。二是关注内控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查看重要专项是否进行全过程绩效跟踪评价及考核,相关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重点审查校园体育建设项目,查看建设程序、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使用及后期运营管护等情况。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等,促进项目规范管理,提高投资绩效,筑牢教育发展根基。
( 二 ) 以资金流为方向定线,建立绩效审计链条。串联项目资金链,摸清教育资金走向,把教育资金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作为绩效审计的重点,建立从预算编制到管理使用的审计链条。着力关注预算编制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和经费使用效益情况。重点查看教育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运营情况,梳理信息化项目开展情况,关注信息化项目是否存在重复建设和闲置的情况、是否存在一事一平台,是否存在平台之间相互未打通造成信息孤岛的现象,揭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过度建设和功能缺失情况。
( 三 ) 以政策流为依托定面,构建绩效审计体系。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充分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政策落实的保障作用。重点关注教育体育体制改革、民生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政策执行情况,具体审查是否制定具体落实举措,是否积极推动工作进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实际效果。通过审计助力教体事业发展,助推相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实落地。
(经济责任审计中心 李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