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首成 宿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发布日期:2020-12-01 17:41 编辑:审计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阅读: 字号:【  

文明之花盛开在宿州大地。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宿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8年2月,宿州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近三年来,宿州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迅速掀起了市区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热潮。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宿州城区面貌华丽蝶变、焕然一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连续两年全国靠前、全省第一。

2018年2月,宿州市正式被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当年5月2日,宿州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嘹亮号角。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史翔任政委、市长杨军任指挥,16名市级领导任副指挥的高规格创建指挥部,市委副书记余向东兼任创建办主任,统筹调度部署创建各项工作。

三年来,宿州市坚持把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召开市文明委全体扩大会议,安排部署文明创建工作。建立市级领导包保社区制度,指导、帮助、督促社区对标找差、补短补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实地调研督促指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了一大批重难点问题破题解决。聚焦群众需求和“30+”系列专项行动,市创建指挥部坚持周调度制度,共召开周调度会74次、现场调度会170次、专项协调会35次,解决各类涉创重难点问题千余个。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创建办协调指导、部门狠抓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包保共建机制,健全包保单位网格化包保具体街巷、小区、楼道制度。三年来,宿州累计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94个、背街小巷571条,完成7个菜市场提档升级,新改建投入使用公厕138个,提升建设街头游园30余个。

完成城市主干道“白改黑”23条,补植各类绿化苗木500余万株。近郊乡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围绕净化、绿化、亮化、序化、美化要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主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环境改善明显,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疏导取缔占道经营、骑路市场1.4万处;启动27处交通路口行人闯红灯人脸识别设备;建成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系统11处,查处、曝光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9000余起。

整体完成主城区“三供一业”移交;“红色物业”入驻无物业小区325个。在部分小区、学校、道路开展最新标准垃圾分类试点,同步推进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出台《宿州市城市养犬管理办法》,登记上牌犬只20580只,收容犬只5393只,处罚不文明养犬行为2232起,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得到有效提升。“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活动成效明显,公交系统“5321”礼让行为被省文明办、省交通厅宣传推广。

三年来,宿州市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等平台,围绕“3·5”学雷锋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和“我们的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引导志愿服务组织、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场次,涌现全国“四个100”典型3例、省级志愿服务优秀典型18例,市级165例。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先后组织5600支志愿服务队伍、20余万名志愿者有序开展场所消杀、卡口值守、环境整治、心理咨询等活动。积极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涌现出全国、省级道德模范(含提名奖)7人,评选第四届宿州市道德模范(含提名奖)32人、宿州市道德模范特别奖14 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8人,荣登安徽好人榜73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1人当选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60人当选宿州市“新时代好少年”(含提名),21所学校获评安徽省文明校园。通过重习惯、促养成,着力抓好精神文明教育,如今在宿州,文明蔚然成风。(杨赛君)